1. 技能心理模型的输入与输出
让我们从一个最基本的思考开始,一个人从没有某一项技能,到拥有一项技能,大脑中多了些什么?
以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投篮为例。拥有投篮的技能意味着,当你看到篮筐的位置、球的位置、篮筐和球之间的空间关系,感受到了球的重量和身体姿势之后,就能够输出一个身体动作,这个动作能够准确地将篮球送入篮筐。因此,技能心理模型的输入是各种感觉;而它的输出,是身体运动。
2. 构造心理模型的工具与材料
我们用来构造心理模型的材料,是各种感觉;用来构造心理模型的工具,是注意力。用注意力关注到的感觉,才会很顺利地进入大脑,留下感官印象。此后,构造心理模型的过程,也依然是靠注意力来完成的。
3. 心理模型的运行环境
大脑中存在着两个系统,一个是需要意识控制的慢系统,另一个是不需要意识控制的快系统,这是心理模型两种不同的运行环境。当心理模型在慢系统中运行的时候,它处于控制运行状态,需要意识的控制,需要注意力的参与;当心理模型在快系统中运行的时候,它处于自动运行状态,不需要意识的控制,也不需要注意力的参与。心理模型建立之初,是在慢系统中运行的,当不断重复练习之后,这个心理模型就会逐渐转化到快系统中运行。
4. 复杂技能的练习过程
这个动画展示了一个复杂技能的练习过程。这个心理模型,是由一些子模块组合起来的。我们在练习的时候,需要从基础的子模块开始。子模块首先建立在大脑的慢系统中,处于控制运行状态,此刻,需要注意力去关注(橙色)。接下来,通过大量的练习,这个子模块转化为了自动运行状态(蓝色),在快系统中运行,此时,注意力就解放出来了。在构建了最基础的子模块之后,我们依然要用注意力这个工具,将子模块组合起来,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,将需要注意力控制的部分,转化为不需要注意力控制。如此进行下去,直到整个复杂技能都在快系统中运行。
5. 总结
技能,是大脑中的心理模型,能够对外界的输出进行响应。它的构造工具,是注意力,而构造材料,是各种感觉。当心理模型在大脑的慢系统中运行时,处于控制运行状态,需要注意力进行控制;当心理模型在大脑的快系统中运行时,处于自动运行状态,不需要注意力的控制。当技能心理模型刚刚建立的时候,它位于慢系统;随着练习,技能心理模型会逐渐转化为在快系统中运行。这时候,技能就成熟了。
对于复杂的技能来说,我们首先要将心理模型分解为各个子模块。对于每一个子模块来说,都要通过不断练习,将其转化为自动运行状态,然后将这些子模块逐渐组装起来,最后让整个技能心理模型都处于自动运行状态。这就是复杂技能的学习过程。分解专项,逐层组合,是高效练习过程的关键所在。
复杂技能的练习路径,是由其分解方式决定的,不同的分解方式,在练习效率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。
我们把技能看作大脑中的一台机器,要对一台复杂的机器进行分解,就必须了解这台机器的运行机制。
英语技能,是一台非常复杂的语言机器,只有深入了解英语技能的运行机制和背后地原理,才能恰如其分地分解为不同的模块。简单粗暴地将英语分解为“听说读写”,分开练习,就好比将汽车切割为车头,车身,车尾,然后分别制造一样。这种分解看似简单,但不符合技能本身的构成原理。对于汽车来说,专业制造厂家会分解为发动机,传动,悬挂,车轮,车壳等,分开制造,最后组装起来,这才是符合原理的分解与组合方式。
为了找到符合英语技能原理的分解方式,我们就要深入了解英语技能的运行机制。
1. 语言的功能
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:语言到底是为了干啥的呢?
答案很简单:交流。交流的对象,是我们大脑中的想法。这些想法可能很复杂,也可能很简单。我们用最简单的一个概念来举例:
左边这个人,要把这样一个概念传递给对方,应该怎么做呢?在有声语言里,是下面这样一个机制。
下面,我们就详细讲解这张图所展示的——有声语言的运行机制。
2. 语音和语义
(1)什么是语音
我们看下面这张图,左边的人在说,右边的人在听,声音从左边的嘴里出来,通过空气传播,进入右边人的耳朵。
有个小问题要问大家,在空气中传播的,是声音还是语音?
我们往往会把语音等同于声音,但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。假设你听到了一个人在说一门你不懂的语言,比如俄语或者西班牙语,你可以听到对方发出来的声音,但你不知道这个声音到底对应着什么发音方式,因而,你没法把听到的声音转化为语音。
声音,是物理意义上的;而语音,则是人对发音器官所发声音的识别,是心理意义上的。在语言中,语音是由有限的发音方式构成。
上图左边这个表格,就是英语的发音方式,其中包括元音和辅音。当听到fire这个声音的时候,我们需要将这段声音,识别为发音方式的组合,这样才能将声音转化为语音。
我们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交流对话,同样一个词,在不同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,声音是不一样的,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说到同一个词,发音也不会一样,但是我们都会把它们识别为同样一个语音。见下图:
上面一排表示不同人不同时间说出来的fire这个单词的声音,这些声音是不一样的,有时候甚至区别很大。但我们通过识别其中的共同模式,都将它们对应到了同一种发音方式,也就是同一个语音。
(2)什么是语义
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,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义模式,当我们把模式从中提取出来之后,就有了语义。
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fire(火),火柴燃烧的fire(火),煤气灶上的fire(火),炉子里的fire(火),感受过它的光和热,甚至被火焰灼伤,这些生活经验,通过视觉,听觉,还有皮肤的感觉,输入我们的大脑,构成了fire(火)的语义。
(3)语音和语义
我们把前面的两张图拼接在一起,就看到了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。
我们的语言,分为两个层次,一层是语音,另一层是语义。以一个简单的单词fire(火)为例,在英语中,语音就是fire的发音,在汉语中,语音是“火”的发音。而fire(火)的语义,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验,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fire(火),通过视觉,听觉,还有皮肤的感觉,输入我们的大脑,构成了fire(火)的语义。
以上图为例,从左往右,顺着箭头的方向。当一个人要表达脑子里的那个语义时,这个语义会转化为对应的语音(也就是特定的发音方式),通过嘴部发音动作,变成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。另一个人接收到这个声音时,会在大脑将其识别为特定的发音方式(也就是语音),最后理解为意义。
3. 听说读写
听说读写,是运用语言的两种方式:一种是听说,另一种是读写。我们了解了英语技能的运行机制之后,就了解了听说读写在这个运行机制中的位置。
(1)语言的核心
语言的核心,就在于语音和语义的对应关系,一个特定的语义,对应着一个特定的发音方式(语音),如下图:
从语义到语音的联结,就是把一个特定的语义编码为一个特定的发音序列(语音),这个过程叫做表达。
从语音到语义的联结,就是把一个特定的发音方式(语音)解码为一个特定的语义,这个过程叫做理解。
(2)听说能力
首先看一下这张图:
说:
看上图的左边,当你要表达一个语义的时候,首先会将语义编码为语音(对应的发音方式),然后让这个发音方式驱动发音器官,将语音编码为声音。这里包含了两个编码过程。
听:
看上图的右边,当你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,首先会将声音解码为语音(对应的发音方式),然后将语音解码为对应的语义。这里包含了两个解码过程。
做为综合运用能力的听说能力,实际上包含了两层的编码和解码。一层是在语义和语音之间的编解码过程,另一层是语音和声音之间的编解码过程。
(3)读写能力
首先看一下这张图:
写:
看上图的左边,当你要表达一个语义的时候,首先会将语义编码为语音(一种发音方式),和“说”的不同在于,这个发音方式并不会驱动发音器官,而是通过书写或者键盘编码为了文字。这里同样包含了两个编码过程
读:
看上图的右边,当你要看到文字的时候,会将文字解码为语音(默读),然后将语音解码为对应的语义,这里同样包含了两个解码过程。
4. 总结
我们先对英语技能的构成做一个总结,将上面的图合并到一起,就得到了下面这张图:
从根本上来说,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。在这张图中,最核心的部分,就是语音和语义的双向联结。而“听说读写”,则是人和人之间进行语言交流的不同通道,一个是声音通道,用嘴输出,用耳朵接收。另一个是视觉通道,用笔或键盘输出,用眼睛接收。
这两个通道的地位又是不平等的。这是因为,处于枢纽位置的,是语音,而语音是通过听说过程建立起来的。我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,会有默读的习惯,默读就是把文字转化为大脑中的语音,然后将其理解为意义。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,也是要通过脑内的语音组织词语,构造句子。即使没有读写能力,语言能力依然是完整的。没有听说能力所培养出来的语音,那读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。这就是为什么“哑巴英语”会导致英语学习这条路无法顺利地走下去。
我们的语言系统,归根到底,是基于语音的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贯强调:听说能力=语言能力。如果你觉得这个论断过于极端,不妨想一下相声这种艺术形式。相声被称为语言艺术,然而以前很多在天桥摆摊的老相声大师,是不识字的文盲,你能说他们语言能力不行吗?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看,小孩子在开始识字前,已经能够跟大人进行比较流利的对话了,这时候即使不识字,语言能力也进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。
上图的左边是我们常常以为的分解方式,将英语技能切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。
上图的右边是我们采用的分解方式,一个是做为语言能力基础的听说能力,另一个是基于听说能力的读写能力。听说能力处于非常基础的地位,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大。
一旦了解了英语技能的运行机制,我们就知道了如何对英语技能进行符合原理的分解,见下面这张图:
我们可以看到,这里有三个双向联结,语音和声音的联结,语音和语义的联结,还有语音与文字的联结,这三个联结,就构成了我们的综合英语能力。其中,居于核心地位的,是语音和语义的双向联结。
这个分解方式,就是将英语技能,分解为这三个双向联结。
1. 输入和输出
接下来的分解方式,是不是可以按照功能,将这两个双向联结,分解为两个单向联结,分别练习呢?
并没有这么简单,我们先看下面的图:
这里展示的是图像,输入只是视觉,但是我们是否只感受到了视觉呢?显然不是。在左边的图中,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人的身体姿势,还感受到了身体的动态和运动感觉。在右边的图中,我们不仅看到了视觉上呈现各种形态的笔画,还感受到了运笔的动态和力度。
这个现象说明,我们对事物的感知,并不局限于输入的感官信号。这两张图的输入都是视觉,但我们的感知远远不止视觉。除了直接输入的视觉之外,其他那些感觉是怎么来的呢?
在观看运动图片的时候,我们会感受到身体的运动姿势,肌肉的紧张,这来自于我们自己做运动时的身体体验。在观看书法作品的时候,我们会感受到艺术家的运笔过程,感受到其中的动态和力度,这来自于我们自己写字运笔的经验。因此,我们可以这样说,对输入的理解,会包含着输出的体验。
不仅如此,如果没有亲身体验,我们对输入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,甚至变得很难理解。同样是观看足球比赛,一个没下过场的人,虽然也看到了同样的争抢和射门,但他对场上动作的理解,远远不如一个有踢球经验的人。同样是观摩一幅书法作品,没有练习过书法的人,认识会很浅显,而一个练习过书法的人,会更容易感受到作品的气韵。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,这说明了亲身体验对理解输入的重要性。
这个原理,跟英语学习有什么关系呢?
2. 语音和声音的双向联结
原理:
对于语音来说,当我们开口讲话,通过发音器官的运动发出声音,这是语音模块的输出。当我们听别人说话,辨析出别人发了什么音,这是语音模块的输入。对输入的理解,要建立在对输出的体验上,这是前面通过运动和书法体验到的原理。对于语音模块的输入输出来说,这个原理同样成立。
在语音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“肌动说”(motor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),这个理论的核心要点是:语音产出机制深度参与了语音听觉加工。通俗地说,我们对语音输入的感受,是建立在发音体验基础上的。
我们可以通过在大脑中想象一段语音来体验。如果你想象一个人在你脑子里大声喊“啊”,你对这个语音的体验,是会包含了嘴部发音感觉的。如果你非常认真地默读这段文字,出现在你大脑中的语音,同样也是带有嘴部发音感觉的。
练习:
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,我们一方面不分解语音层和语义层,将听清和听懂混在一起练习。通常,是在听不清的情况下,靠各种上下文信息来猜测。另一方面,我们又割裂了听和说的紧密关系,在没有语音输出能力的条件下,把重点放在大量的听上,不论花多长时间去听,去磨耳朵,听力始终徘徊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。
听清与听懂
从原理上看,从我们听到声音,到理解意义,包括了两个解码过程。第一个解码过程是将声音对应到特定的发音方式,也就是语音,第二个解码过程是将特定的发音方式,也就是语音,对应到语义。第二个解码过程是建立在第一个的基础之上的。
如果我们不分解这两个解码过程,就有可能长期在没有真正听清的条件下,一味地锻炼猜测的能力。如果用视觉上的看清和看懂来打比方,有如下图:
大家感受一下从很清楚到很不清楚的三个状态,设想一下,如果我们一直阅读很不清楚的文字,即使大致看得懂,是不是会非常累人,会产生逃避和厌烦的情绪呢?我们在听不清楚的条件下一直强行去听,靠猜测来理解大意,也会是这样的感觉。
在这个阶段,我们的练习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发音和听清上,排除语义。有了这样的专项练习,我们才可能尽快地提升发音水平,同时让自己听得越来越清楚。
也许有人有这样的疑问,如果不管听不听得懂,那我怎么知道自己听清了呢?方法很简单,你听到一个单词,一个句子之后,如果你处于听清但听不懂的状态,也是可以做语音复述的。听清说明你解码出了语音,也就是发音方式,知道了发音方式,那自然就可以按照这个发音方式进行复述。
发音和听力
在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中,我们往往重视听力输入而忽视口语输出。这是因为听力考试很容易设计,而口语输出却很难出现在考试中。为了应付考试,我们往往会脱离发音去大量练习听力,练习的效果大家也都知道了。在我们课程的学员中,有些同学以前严格按照老师的指示,非常大量地去输入听力材料,效果却非常差,直到在我们的语音基础课程里从元音,到单词再到句子,循序渐进练习了三个月的发音,就发现听力的进步远远超过了之前听力练习的总和。
这其中的原理正是我们讲过的,用输出去体验输入的原理。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发音和听力分开练习,而是要从发音入手,在发音能力逐渐建立的时候,然后用自己的发音感觉去体会对方发出来的语音。这时,你会发现自己对语音的辨析能力大大增强,听力也会伴随着上升。
我们将这个原理,表述为一句很意思的话:用“嘴”听英语。
3. 语音和语义的双向联结
原理:
对于语义来说,当我们有想法要表达,会将语义转化为对应的语音,这是语义模块的输出。当我们辨析出语音之后,激活对应的语义,这是语义模块的输入。
我们先看下面几张图,好好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。
在这几张图上,我们不仅可以从视觉上看到别人快乐,喜悦的表情,还可以在大脑中唤起这种快乐和喜悦的感觉,这是为什么呢?
这是因为,当我们自己感到快乐的时候,也会做出这样类似的表情。正因为如此,我们将这样的视觉形象和快乐的感觉联系到了一起。当我们看到别人做出这种表情的时候,你自己对快乐的感受,又会重新被激活。这种感觉,它不可能来源于别处,而只可能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。
对于语义模块的输入和输出来说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当你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时候,一旦别人表达了类似的想法,你就会从自身的经验出发,理解到别人的想法。
练习:
语义和语音的双向联结,是建立在语音能力的基础上的。如果没有语音能力,就根本谈不上语音和语义的联结了。很多同学就是因为缺乏语音能力,而将语义联系到了文字,走进了一条不符合语言学习原理的死胡同,这就是”哑巴”英语的由来。
在传统的语义学习中,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。由于技术性的原因,考试始终会偏重考核输入而忽视输出,对于语义模块来说,就是偏重理解而忽视表达。传统的学习方式是,学习课文,视频,听老师讲单词和句子的含义。不论是课本还是视频,都有这样两个问题。首先,很多都是跟你生活无关的,日常无法使用的句子。其次,你自己并没有参与到那个场景中,而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试图理解。
关于学习材料的选择,我们不要一上来就看那些高大上的材料,比如什么亚马逊丛林中的蝙蝠,全球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之类。日常场景中的对话,才是掌握语义的最好材料,其中所涉及到的词汇,也都是我们能够亲眼看到的,能触摸到的,能直接感受到的具体词汇。用这些词汇构造的句子,出现在合适的对话场景中,才最容易理解。这些句子,也是生活中会经常使用到的表达。
对于这些材料,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?正如前面所讲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,对输入的理解要靠输出时的经验。我们对他人话语的理解,也是建立在输出自己想法的经验之上的。这个道理,我们不必靠复杂的理论就能亲身体验,下面就是一个例子:
我们用这个句子(Be careful!)来体验一下学习效果的不同。左边是影视剧中的场景,左边的人在说这句话,我们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听这句话,理解这句话的。这个场景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,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跟自己无关的场景。中间我们切换到主观视角,虽然场景还是剧中的场景,但我们已经代入了说话人的角色,假设是自己在说这句话,体验一下其中的区别。最右边的示意图中,我用白色覆盖了两个人的脸,希望你能够用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人来代替,而这个场景,你也要想象成小区楼下的设施,闭上眼睛,在脑海中构造出这个场景,假设自己在说“Be careful!”这句话。
体验感最强,最能领会到这句话含义的是哪张图?很显然,是我们假想的真实生活场景下,自己做为说话人说这句话的时候。有了这样的体验,你再回头看第一张图,是不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?
不仅如此,如果你的确处于英语环境,成功地在恰当的场景下输出几次之后,你就会完全掌握这句话的含义。在这种情况下,理解别人说这句话就完全不是问题了。当然,你如果没有英语环境,完全可以在合适的场合默默地在脑子里输出这句话,也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。
我们的语义基础课,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设计的。我们所选择的,都是从影视剧里挑选出来的常用对话。在练习里,我们为每张练习卡片设计了A面和B面,A面是视频片段,而B面是一段文字提示,提示学习者转换为说话人视角,并将其放到日常生活场景中,通过表达来掌握句子的含义。下图就是练习卡片的A面和B面。
对这个练习方式的总结就是,你只需要不断练习在各种情景下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,尝试在生活中运用。你的理解能力也会伴随提高。表达能力到什么程度,理解能力也就会到什么程度。重理解轻表达的传统学习方式,不仅人为加大了学习量,而且很难收到好的效果。
4. 语音和文字的双向联结
相对于核心的语言能力来说,这个双向联结并没有那么重要,它只关系到读写能力。正如我们所知道的,不会读写的人,虽然在现代社会被称为文盲,但依然可以拥有很好的听说能力(语言能力)。
在具备听说能力之后,只需要让语音和对应的单词拼写进行双向联结,就可以建立读写能力了。对英语母语的儿童来说,相当于在已经具备了熟练的表达能力之后,上学去识字和学习写字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步骤一定不能提前到语音能力建立之前,否则就做不到“语音-文字”的双向联结,而只能去做“语义-文字”的联结,这样不仅学习量大得惊人,而且完全走进了死胡同,“哑巴”英语的危害,我们如今都已经知道了。
一旦建立了从文字到语音的转换能力,当我们看到文字的时候,会在脑子里将文字解码为语音,一旦解码成了语音,由于“语音-语义”已经建立了联结,也就能够顺利理解了。在我们进行写作的时候,需要在脑子里用语音打腹稿,然后才转化为文字,大家稍微留意一下自己的写作,就可以发现这个过程。
从我们自身对汉语的体会可以看出来,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,我们都依赖“语音-语义”这个双向联结。如果缺乏了听说能力所建立的“语音-语义”联结,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就很难顺利地建立起来。
5. 英语技能的练习路径
了解到这个程度,英语技能的练习路径也就一目了然了。
第一步:由发音入手,建立语音能力——语音和声音的双向联结
第二步:由表达入手,建立语义能力——语音和语义的双向联结
第三步:建立读写能力——语音和文字的双向联结
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之后,英语能力就建立起来了。此后的第三步,只要是建立在前两步的基础上,就会容易很多,练习量跟前两步相比也要少得多。
大家都知道,语言是由一句一句的话组成,每句话由一个一个单词组成。在前面的分解中,我们并没有区分句子和单词,因为这种分解方式是一种按照层次进行的横切式分解,不论是句子还是单词,都由语音层和语义层构成。
下面的分解,就是竖切式分解,这种分解更加直观:
句子是由单词按照一定的构造方式组成的,单词在语音层上又是由音节构成,音节由元音和辅音构成。复杂的单词,是由词根词缀组成的,单词内部也有自己的构造方式。
在接下来的文章中,我们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竖切式分解,这三个方面,也对应了我们的三个课程:语音基础;语义基础;语义进阶。
1. 语音的分解:语音基础
在这个阶段,我们将了解到,语音的最小单元,也就是元音和辅音,需要如何学习,它们对应的技能心理模型应该如何建立。我们还会了解到,元音和辅音是如何组成音节,单词发音,单词的发音又如何组成句子的发音。在句子的发音中,语调节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。连续语音流的各种发音变化,又是在什么力量的驱动下形成的,我们应该如何掌握。通过发音提高听力是一种什么样的练习方式。
接下来,将会有一篇专门针对语音基础部分的总结性文章。请持续关注微博账号 @tertio,获取后续更新。
浏览之前关于语音基础的文章,请点击链接:http://www.tertioenglish.com/english/phonology_basis
2. 语义的分解:语义基础
语义基础的主要内容,是语法,用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学习如何用单词构造出句子。
按照前面的理论,语言的核心,是语音和语义的双向联结。对于句子来说,是指单词(发音)按照先后次序连结而成的句子(发音)。而语义层,就是我们要表达的想法本身。我们在外部世界中不仅能捕捉到各种语义,还能捕捉到这些语义所构成的关系。当我们看到“火”在“炉子”里“燃烧”,这三个词就构成了一个意义的构造。将这个意义构造中的“火”,“炉子“,”燃烧”对应于三个词,将三者的意义构造形式,对应于一个特定的语法结构,这才是我们表达想法的过程。
理解语法的关键,不在于记忆各种语法规则,而是专注于想法的意义构造,将其对应到特定的句子构造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可能像母语者那样,在不知道语法规则的情况下,熟练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。
接下来,也会有一篇专门针对语义基础的总结性文章。请持续关注微博账号 @tertio,获取后续更新。
浏览之前关于语义基础的文章,请点击链接:http://www.tertioenglish.com/english/semantics_basis
3. 词汇的分解:语义进阶
在我们掌握了最基本的词汇和句子构造之后,为了表达更多的内容,扩展语言认知的边界,就需要不断地扩展词汇量了。
对词汇的认识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。第一是词汇的意义。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,不论是英语的词汇还是汉语的词汇,在不同的语境中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意义。我们不会对汉语的一词多义感到头疼,因为这是我们的母语,我们甚至意识不到词汇意义会随着语境的不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。而英语的一词多义,就需要我们在语境中去不断体会和加深认识了。掌握一词多义的方式,就是抓住词汇的原义,不断在语境的变化中,根据原义进行拓展。
另一方面是词汇本身的构造方式,也就是构词法。词汇是有内部构造的,就像句子一样,这种内部构造也有“语法”。我们一旦掌握了构词的规律,就会发现,很多没见过的词汇,在一定的语境下是可以猜测的,即使没法精确猜测,也能够极大减轻我们记忆词汇的负担。
接下来,也会有一篇专门针对语义进阶的总结性文章。请持续关注微博账号 @tertio,获取后续更新。
浏览之前关于语义进阶的文章,请点击链接:http://www.tertioenglish.com/english/semantics_advance
关于作者:
美国Exponential Learning 公司研究员,主持设计了EXPEnglish英语教学体系及课程。
Exponential Learning 公司是一家设立在美国怀俄明州的小型初创企业,致力于学习理论的科学研究和产品化开发。
EXPEnglish英语教学体系,基于学习理论的原理而设计,并通过对语言学的深入研究,为英语技能设计了一条符合语言学原理的学习和进阶路径。公司的创立者基于科学理念,致力于传播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,即使会损失市场空间,也绝不向学习者的错误习惯妥协。
课程报名快速通道:直接加作者个人联系方式,搜索添加tertio即可,可以一次性报名或按周分期试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