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岁——人生的重启
不知道为什么,29岁那一年忽然异常焦虑。想着自己马上就要30岁了,单是看着数字的变化,心里面就发慌。
回顾一下之前的人生,我感觉三个字可以形容——没想法。这真的是很可怕的三个字!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,周围的人怎样过,我就怎样过;父母说怎样,我就怎样;不知道为什么学习,不知道为什么考试,不知道为什么长大,不知道为什么活着!
学生时期,最怕的就是写作文。其实,不论写得好与坏,总归写了,考试时间到了,就可以交差。我是另外一种情况,看着作文稿纸要发很久呆的那种,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要写什么。最后连写完都成问题。现在看来,我终于找到原因了——就是没想法!
这种情况一直蔓延到了29岁。目前为止,人生中最焦虑的一年。不过按部就班的人生,也暗藏着让人觉醒的力量!我觉得是我的孩子。做了妈妈以后,看着自己的孩子还那么小,未来可期,难道也要像我一样懵懵懂懂,恍恍惚惚地过一生吗?
我需要的是不断的自我学习,自我成长。这样才能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!于是,我开始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,擅长什么,有哪些方面的潜能可以被激发?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究竟应该树立哪些信念?如何看待自己,看待他人,看待这个世界?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,不一定会立马有答案,但隐隐约约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!这个方向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!
与这门课程的相遇要从感觉开始
心理学专业有一门最最基础的课——普通心理学。老师在介绍完了一些概要和研究方法后,最先讲解的一章就是——感觉。我当时上课的时候觉得好无聊,心心念念的心理学,最开始居然学这个,有点像是物理学和生物学,研究光,研究声音,研究视觉细胞,听觉细胞,跟我当时想的心理学很不一样。
我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时,从里面了解到正念。后来又发现正念其实是源自于佛学。了解过一些佛学的知识以后,发现佛学当中有一些很朴素,很原始的心理学知识。佛学当中的修行很重视对自身感觉的觉察,这也是正念训练的一些内容,而且这是佛学其他一系列修行的基础,也是了解自己的开始。
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的十年以后,才意识到感觉这一章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,基础不意味着不重要,恰恰相反,基础很重要!
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思想转变。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转变,我可能欣赏不了这门课程,也许会错过这门课程。因为这门课程就是从觉察自己的发音感觉开始的!在课程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——动觉!因为说话就是一种运动,需要嘴唇,舌头,喉咙,以及一些面部和口腔肌肉等的协调配合。
在过去几个月的学习中,体验自己的发音感觉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。我的嘴唇,舌头,喉咙,甚至牙齿,还有发音涉及到的肌肉的那种紧张感,这些真真切切的感觉,让英语的语音变得不再那么虚无缥缈。不论是自己说英语,还是听一些英语的素材,都有一种踏踏实实的感觉。这种感觉正是我所需要的,它给了我继续练习下去的动力。不需要别人逼自己,也不需要自己逼自己,练习英语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。我不需要怀疑自己的意志力,然后,再对自己做出一个否定的判断。因为,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发音,发音又是从体验发音感觉开始,基础牢靠了,才会有信心,才会有动力。
我很喜欢三总的一个说法——感觉采样,要去觉察一个发音动作所涉及的所有感觉,包括看到的嘴型,听到的声音,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动觉,然后合为一体。这正如对于周遭的世界,也需要善于捕捉一些小小的细节,因为正是这一个一个的细节,才组成了我的生活。而且这些细节是我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的。要是把这些细节都去掉,那我的生活还剩下些什么呢?不就剩下别人的概括,别人的结论,别人给出的答案吗?30岁之前的我确实是这样,但是30岁之后的我需要一点改变。
关于这门课程的感悟
从学生时代开始,在学习英语的这条路上,可以说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,各种培训班、机构,各种名师,各种教材。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,我就会产生一种幻觉——我的英文水平应该很高了呀!但是,现实情况是:阅读英文资讯,有中文翻译的绝对不看英文原文;看美剧还是要依赖字幕;遇到外国友人还是不敢张嘴,即使张嘴了,也是支支吾吾,磕磕绊绊。这种落差最后就是导致深深的自我怀疑,我会觉得我没有毅力。因为学语言不是需要毅力的吗?每天不苦练5个小时以上,怎么会好呢?我连学语言都没有毅力,还能做成其他的事情吗?我觉得陷入这种自我否定的感觉真的很不好。
现在回想起来,真的不需要这样否定自己。那些课程和教材其实也不能说没有效果。如果把英语这门语言比作一棵参天大树,这棵参天大树会向外长出许多纵横交错的树枝。这些课程和教材其实就这些树枝,我今天折一根,明天折一根,后天折一根,啥时候是个头?而且,这棵树还会不断生长的,会长出许多新的树枝。想想现在,身处网络时代,各种各样的英语课程更是层出不穷。
我的时间和金钱是有限的!面对无限延伸的事物,我是无能为力的。曾经有那么些时候,我跟自己说,我再也不要学英语了,这种疯狂的行为需要停止。有了孩子以后,看着其他家长左一个班右一个班,我也是忍着花钱报班的冲动,不想在孩子身上又来一遍。
可是,内心深处,还是想把英语学好的!因为,我觉得学英语的最终目标是可以去了解英文背后所承载的文化!这是了解世界的另一种路径。其实不单单是英美国家的文化,还有为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,我也想把古代汉语学好!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连,也造就了世界上的各种文化。
所以,面对英语语言这课参天大树,到底应该怎么办呢?三总的这门课程之所以能吸引我,是因为,我觉得这门课程的设计思路不是对应着那些树枝,而是对应着树干,甚至是树根。它可以帮助我重新回到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本质上。暂时不用去面对那些眼花缭乱的纵横交错的树枝部分。学习语言也需要从自己的发音感觉出发,再慢慢地向外探索,去构建语言的意义。这个时候,英语学习这课树的种子在自己的身上生根发芽,我就不用再去折那无限的树枝,而是在自己的树根上努力的生长啦!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
关于我自己的其他一些方面:
– 老友记的骨灰级粉丝
– 收纳整理爱好者
– 家里有孩子,学习英语也是为了自己能在家给孩子英语启蒙
– 对儿童心理学,认知心理学,脑科学,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书籍和课程很感兴趣
– 为了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,也很想把古代汉语学好
– 喜欢梁文道的《一千零一夜》,看理想APP里出品的课程
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,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同伴之间的相互探讨和交流,往往能碰撞出更多的灵感,不是吗?关于三总的课程,肯定还有更多惊喜,期待与你们一同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