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rtio的语音基础训练班—学员阿炳的期末总结 连载之三
上一篇总结了我参加Tertio老师的用嘴听英语的语音课所获得的认知提升。
接下来写一下在英语技能方面的收获,也分享一下我练习时的一些技巧和接下来的学习计划。
语音方面
这门课程是一门以语音为主,语义为辅的课程,我的技能提升也主要是以语音为主。
这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,能够从原来听清慢速英语的水平,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,升级到听清常速的语音,基本无压力。
在课程之初,有一个前期调研的作业,其中有个问题是“三部最喜欢的英语电影或节目”,我写下了如下内容
- American television sitcom: Seinfeld
- Movie: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
- Stand-up comedy: Bill burr
令我惊讶的是,在课程还接近半个多月结束的时候,我听Bill Burr的节目已经不觉得语速快了,Seinfeld更难一点,但是同样基本没啥压力了。原来常听的BBC Global News Podcast竟然也不觉得快了(原来是当睡前催眠曲来听的,有奇效),觉得语速很合适吗,哈哈。
由于BBC Global News Podcast 是以英音为主,在四月下旬我开始听美音的新闻 World News Tonight with David Muir(ABC News)。这个Podcast开篇一分钟会介绍主要内容,最近常觉得略慢呀,会尝试加速到1.5倍速,也还是基本可以听清的,哈。
总的来说,在适应语速上,我觉得基本没有什么压力了,有时候看美剧,如seinfeld,如果词是比较熟悉的,快一些也没问题了。但是不熟悉单词的,说快了还是分不太清语音。另外节奏感还差一些,有时候会跟不上节奏,不是跟不上速度,这个问题下文再细说。
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得以突破,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,Finally,终于学到真经了。Tertio老师的听力基础以及练习方法,真正让我感觉到了听力的核心技能是什么以及如何练习。也就是说把练习的内容放在了那个最核心的技能,从而使自己进步神速,感觉自己像个天才。
上了这门课之后,我觉得听力的核心能力是听说同步,也就是内语,内语可以跟得上说话者的语速(包括语调节奏)。
而内语的练习主要是运动感觉。运动感觉的习得,一个是正确的发音练习,另外一个重点把练习时注意力放在发音感觉上,获取正确地发音感觉。
这当然非一日之功,我练了3个月,刚觉得入了门,对于语调,节奏等终于有了较为正确地认知。虽然刚入门,但是感觉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了。在国内普通人学英语,最难的大概就是这个语音入门了吧。而语音没入门,其他再怎么学,恐怕都不能说英语入门。语音基础就像一座大楼的地基,没有这个地基,不论你怎么努力,终究是空中楼阁。
我听过一个以英语教学为生的人的视频课,单词量惊人,用他自己的话说,基本上yahoo的新闻,他很多天都遇不到一个生词。但是他一开口说英文,也颇为惊人,那口音基本不像英文,而是像南方的某种地方方言,语音语调完全没感觉。学了那么多年英文,又教了这么多年,口音居然到这种程度,我没办法做深入的研究,不过我觉得是在学习前期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的石化现象。
话说回来,这个语音的练习不仅是大楼的地基,而且我认为是激活成人语言学习能力的关键。因为非常非常重要,我要多聊几句。
通常我们认为,成人在差不多各项能力上都是远远超过儿童的。为什么儿童可以轻易的习得一门语言,反而成人确没有这种能力了呢?Steven Pinker (史蒂芬 平克)在他那本 The language instinct (语言本能)中给出了精彩的分析推理。把我们的基因想象成一家精打细算的演出公司,当我们有一些组件不需要的时候,这家公司就会把这些组件拆掉,换做他用。由于语言学习是一件非常耗费大脑资源的事情(想想词汇量,各种复杂的语法规则),而大脑又是耗能大户,因此,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,成人之后把这个模块Disable掉,换做其他功能,最终成了自然选择的结果。另外一个原因是成人有大量沟通需求,将该模块Disable掉,也有助于让成年人的语音输出保持稳定,发音变来变去,也会给沟通造成困扰。
基于以上原因,人在说自己的母语的时候基本都是处于Performance Zone,而非Learning Zone。我们平时你说话的时候,想到表达什么,然后就说出口了,并不会注意到自己采用了怎样的动作来发音。人得注意力焦点只有一个,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发音动作上,必然会影响你的表达,再说母语已经完全内化,表达的非常好,为什么要注意发音动作呢?这个问题我想长大后学习普通话的同学可能更有感触,我是东北人,说话和普通话差别不大,因此长大后也没改过口音,因此这方面有机会要讨教一下南方的朋友。
而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,人要重新回到Learning Zone,重新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发音动作上,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刺激自己的大脑重新关注自己的发音感觉,从而不断调整纠正自己的发音,这和儿童学习发音就非常像了。有网友说,当你英语听力真的入门的时候,你不仅对英语语音敏感,实际上对任何语音,包括自己说母语的方式都开始有感觉,开始意识到自己说母语时存在的一些问题。此言不虚,我现在的确感觉到自己对母语发音也开始有点敏感,开始意识到自己发音的问题。我举个例子,我是东北人,发音的主要问题是平卷舌不分。现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会撅嘴音。很多英文的撅嘴音不撅嘴很难发到位,练了一段时间以后,我发现普通话的卷舌也比较容易了,比如“知识”,“十是十,四是四”这样的音我发起来也容易多了,平常说话的时候开始注意平卷舌音。这也是我觉得自己语音开始真正入门的旁证。
心得
语音方面的练习,依次有如下内容,挑我比较有心得的部分聊一聊。
音标
元音音标的知识讲解和练习方面绝对是相当的酷,实在是太清晰了。音标的课程以前我学了四种,都是非常知名的,还有一些看过,但是没练过,能把元音讲得这么透彻的,仅此一家。基本上一张图,两个动作类型就把元音说清楚了。学习了这套音标系统,在加上运动感觉的内容,美式英语的元音清晰的印在脑海里,非常的棒。
辅音的区分相对比元音要容易得多,但是有些音比较难练习,比如 l 在单词尾部的发音。
这里我说一下我学习音标时候的一个感觉,那就是英文的发音范围要比汉语大很多。从发音动作讲,对我而言,有两项是我特别练习的(每天早上练几下,像做体操似的 ^_^)。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撅嘴音,也就是要用脸部的肌肉把嘴唇往前送,由于我原来的发音里没有明显的撅嘴音,所以我的撅嘴音练的比较辛苦,不容易找到感觉,不过最近好一些了,我感觉整个嘴唇都可以送到牙前面了。能够比较好的撅嘴,对于以下音标的发音,都有很大帮助(ʃ, ʒ, tʃ, dʒ, r, w, u, ʊ, ɔ)。可以让这些音发的更到位。
另外一个发音动作的变化是张开大嘴(也是每天早上晨练内容),这里是指上下张开的更大一些。本来我以为自己是个嘴挺大的人,看了老外教发音的视频,才知道我那个嘴型叫没张开,差距好大,练了一段时间,感觉嘴张大了1.5cm左右(我使用手指来测量高度的,想象一下,哈)。张大嘴以后,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练习æ这个音,张大嘴之后,发æ的音,会明显的感觉到嗓子往前送,发音引起的震动在口腔后部,还包括鼻子(非鼻音)和ɛ差别就非常明显了。当然对其他需要嘴部空间的音也有之间好处,如ɑ,r,l等。
另外,美式发音倾向于嘴型更大,比如很多英式发 ɒ 的音发成æ,例如ask, laugh, path. 英式发 ɔ 的音发成ɑ,如stop,doctor,hot,可见张大嘴更容易把美音发的更像。
除了撅嘴和张大嘴,另外我觉得要注意自己舌头的感觉,因为嘴型的变化而引起舌头位置的变化。另外说英语时,舌头本身的动作要比普通话复杂,需要多放些注意力在上面。
有人说英语发音靠后,我觉得不完全对,英语中发音靠前的音是非常靠前的,比如紧元音 i,摩擦音辅音 θ, ð,英文中使用量最大的单词是 the,用的就是这个靠前的ð。而普通话中得元音 i 比英文的 i 还要靠后一点,也没有 θ, ð这样的前摩擦音。靠后的音就更不用说了,比如h, ɑ, æ。所以我认为,英语发音使用的口腔运动范围要比中文大得多,嘴运动的复杂性自然也更高。
内语
在各种练习中,特首老师都会讲相关内语的练习,可谓不厌其烦,我觉得是有道理的,因为太重要,并且对于类似我这种接受事物比较慢的人很合适。我觉得这就是练习的关键,必须细细体会才对。
节奏
英语的音乐属性远大于普通话,我倒是觉得有些南方的方言听起来很有音乐感(比如云南彝族,不过我听不懂)。
英语的语调和节奏要比普通话复杂得多(本身语音也复杂得多)。我觉着语调感我还好,但是节奏感这方面差很多,上了这门课,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节奏感有多差,基本处于无知状态,通过一次句子练习,终于找到一点感觉,但是感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这也是我在听常速英语的一个常发生的问题,就是感觉像唱歌一样,踩不到点上,在听的时候会错位。说的具体点就是你觉得对方该停顿一下的时候,对方并没有停,或者你觉得该继续发音的,对方却停顿了一下。我在唱歌的时候,对于在弱拍子起唱的歌很难把握节奏,感觉很不自然。我觉得英文的节奏也类似,常常从弱拍子开始,大概我需要专门练习一下下。
句子练习
这个课程的句子练习难度相当的大,尤其是想整段模仿的,我采用的方法先降速(通常使用0.5倍速),再模仿,再跟读,最后如果可能,再提高速度的方式练习。句子练习看起来有点困难,但对于听力提高非常的大,非常值得多练练。
语音记忆buffer
人的短期语音记忆力的长度是有限的,比如你复述一段话,或者一段无规律数字,如果很短是可以做到的,如果太长就不能仅靠语音记忆,需要其他的记忆方法。这有点像计算机CPU的高速缓存,这个缓存有极高的处理能力,但是耗能太大,造价昂贵,因此人类只有一个比较小的短期语音记忆存储器。在这个高速缓存里面,收到的语音要尽快转化成语义,然后清除掉已经转化过语义的内容,留给后面继续接收新的语音。这样的理解方式,对我来说,将听懂分成了两个环节,一个是语音处理,把听到的声音,通过内语转化成自己可以接受的语音信息,存入语音记忆Buffer。另一个是语义处理,不断的从语音记忆Buffer里面取数据,转化成语义,然后清理掉该部分语音信息。由于自己的语义练习的不够,处理的过慢,那很容易把语音记忆Buffer塞满了,从而没有办法“听”到后续的语音内容了。由于当前主要任务是听清,所以不把注意力放在听懂上,而只关注是否听清,也就是告诉自己,不论是否听懂,都将其丢掉,让语音记忆Buffer始终处于可接受状态,这样听清的任务就容易好多。实际上,虽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语义上,可以听懂的部分大脑还是会自己解析了,也因此会感觉听懂不少。
另外对于母语,这个buffer的空间以及处理能力是我们可以接受的,我们在上学前已经建立起来足够大的空间来存储语音信息,来进行交流。但是对于英语,这个Buffer就小很多,需要专门的练习,让大脑长出这样的一个存储英语的Buffer,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。课程中的数字记忆练习,我觉得一方面练习数字的反应能力,同时也是针对这个语音记忆Buffer的一个专项练习。
语义方面
Tertio老师的语义相关的课程的也是非常基础的,和语音课类似。并且也是建立在内语熟练的基础上,也就是要语音过关才有效。
单词方面有织网背单词,语法方面有从具体到抽象的大量句子学习。Tertio老师在语义学习方面的理解也非常的深入,我感觉不亚于语音方面。不过我在语义方面基本上还没有开始练习,没什么具体体验,就不多聊了。
连载之一: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从游泳说起
连载之二: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升级认知系统
待续:
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后期计划
系列:
连载之一: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从游泳说起
连载之二: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升级认知系统
连载之三: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听力的核心
连载之四:http://英语语音基础班学习体会–后期计划
Tertio老师的下一期语音将在8月20日开班,已经开始正式报名,了解情况请点击:
用“嘴”听英语语音基础班-报名指南